(资料图片)
据媒体报道,截至7月底,吉林省新开工建设“口袋公园”“小微绿地”292处,建成173处,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15.3%。近年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口袋公园建设工作,秉承 “为民所建、为民所用”的理念,始终坚持 “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 ”的思路,打造了很多让市民触手可及的高品质口袋公园。推窗见绿,移步换景,小而美的城市口袋公园正为百姓“家门口的幸福”持续加分。
“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不仅为大城市单调的“水泥森林”增添更多色彩,也使平日生活在高楼内的人们有了更多户外公共活动场地。同时,建设口袋公园对于拓展绿色公共空间、均衡公园绿地布局、完善空间场所多元服务功能、彰显城市特色和文化、提升城市活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口袋公园”看似是城市的小元素,却是点缀城市环境的关键;看似是很小的城市公共空间,却极大影响着居民的生活体验。目前,很多地区的“口袋公园”建设方兴未艾,在此过程中,也有些问题需要重视。比如千篇一律、功能缺失、重建轻养等,严重制约口袋公园发挥应有作用。建设“口袋公园”是一项改善人居环境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恢弘大气的写意之笔,更需要精工细作的“绣花功夫”,哪个元素都不可或缺。这就要求我们在布局、设计、建设和维护等方面下足功夫,在突出地域特色、融入文化元素上多花心思,把“口袋公园”的功能更好发挥出来,不断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们看到,全国各地“口袋公园”建设形成了很多可以推而广之的好做法、好经验。比如为满足老旧小区居民对“口袋公园”的需求,北京市朝阳区发挥居民议事的作用,在改造社区绿化工作的同时还推动了社区精细化治理进程;浙江、江苏多地建立管护制度并加强日常巡查管理,聘请周边居民担任“市民园长”,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以一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榕树为地标实施设计,不仅对古榕树进行了保护,更增强了文化性……在这些实践中,既体现了城市治理精细化不断提升,也突出了社会共建共治共享重要作用。唯有真正为居民切身利益考虑并加强管理,“口袋公园”才能越建越好,点缀城市美景,装满百姓幸福。
让“口袋公园”点亮城市微空间,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更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只要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人都成为口袋公园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就一定能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不断擦亮城市的生态底色。(李云桐)
上一篇 : 经济是否需要悲观?天风宏观:即使不依靠政策,经济也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乐观因素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