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500余年,
跋涉1400公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18日,
“芥子须弥——云冈特展”
将赴苏州湾博物馆展出,
开启本年度全球首次旅行。
本次展览由云冈研究院、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主办,
苏州湾博物馆承办。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开凿于和平元年(460)。石窟倚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规模宏大,是五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它诞生于一个文明汇聚交流的时代,集北魏工匠艺术之大成,融汇了鲜卑、汉等民族以及中亚文化的精髓,是北魏文明的绚丽瑰宝,是各民族交往、交流、共融的结晶,是世界大同的见证,也是历史风云的具象。
这一次,云冈石窟的国宝们将跟随巨大的数字分身,一同南下江南,开启本年度全球巡回文明行走的第一站。
▲云冈石窟
本次展览主要展出了云冈的精品造像、老照片、图片以及在云冈考古中出土的文物等,通过三个单元呈现了云冈石窟的前世今生。
真
容
巨
壮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为“真容巨壮”。
这个词源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云冈石窟的记载:“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云冈石窟是北魏政权在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之后,以其新兴民族的魄力,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兴造的大型石窟群,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云冈石窟外景
该单元集中展示了一些云冈最具代表性的石窟造像,如第20窟的主尊佛首、第13窟的七立佛等,通过现代技术等比例复刻,它们从云冈起身向南行,实现了云冈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时空行走。
▲云冈第20窟主尊佛首
▲云冈第13窟七立佛
此外,本次展览还借助3D打印技术实现了云冈第20窟西立佛的第一次“站立”。这尊立佛因自然原因,开凿没多久即崩塌深埋地下,沉睡千年,后来随着1992年云冈考古工作的开展,发现了130余块大小不一、体量沉重的石块。如今,在数字科技的帮助下,这尊立佛终于完成拼接,再次“站立”起来。
▲云冈第20窟西立佛残件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在线修复云冈第20窟西立佛
▲云冈石窟回归文物 佛眼 · 3D打印
▲云冈数字创作《一眼千年》 局部
穷
诸
巧
丽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为“穷诸巧丽”。
庄严肃穆的礼拜场所,日月星辰的须弥山,祈福发愿的供养人……云冈石窟的每个洞窟都微妙地描绘出当时的历史和文化。道宣《续高僧传·昙曜传》记载:“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栉比相连三十余里。”古代工匠们用双手将石头里存在的生命唤醒,如今,这些造像内的生命通过数字科技再一次呈现在公众眼前。
▲云冈第10窟前室 须弥山
▲云冈第11窟 《太和七年造像题记》
▲视频丨云冈数字创作《唤醒石头里的生命》 局部
芥
子
须
弥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为“芥子须弥”。
曾经,北魏王朝以进取之姿、包容之态,开凿了云冈石窟,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千年之后,通过艺术想象力与数字创造力把千年前的文化遗产与外面联系到一起。雕龛塑像,绘壁丹青,见证着朝圣者的行走,掩映在盛大的香火间,于数字时空中觉醒。当年凿山取石的铿鸣虽然已经逝去,但通过遗迹、遗物和数字化技术,今日我们仍能倾听历史余响,一窥昔日云冈石窟的盛况。本次展览结尾所展出的莲花石钵是文明融合的产物,更是在一个文化激荡的时代,对伟大背后平凡之路的见证。
▲北魏 莲花石钵
▲北魏 莲花石钵 钵底铭文“妙兴西北方主”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7日。
图|苏州湾博物馆 云冈石窟官微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文/辑|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上一篇 : 公积金政策再“松绑” 多地允许提取支付购房首付_全球短讯
下一篇 : 最后一页